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6-min.png)
为进一步扩大扶贫资金使用效益,确保资金落实精准到户,桥头镇因地制宜,开拓创新,探索出“资产性收益”扶贫模式,即将扶贫资金入股养殖专业合作社,由合作社购买基础母畜,统一管理,保值经营,年底分红给贫困户。
2016年,桥头镇利用马架子、羊草沟、房申3个村的“三到村三到户”项目资金135万元(每个村45万元)购买奶牛105头,入股到泰兴奶牛养殖合作社;利用杜家地、西南店、东洼3个村135万元(每个村45万元)“三到村三到户”项目资金购买梅花鹿105头,入股到塞原养殖合作社。村委会与合作社签订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,奶牛和梅花鹿由合作社管理经营,镇、村两级派专人监督指导进行服务。合同到期后,合作社将同等数量的优质母畜归还给贫困户,并且每年拿出24万元(每个村8万元)作为利润分红给贫困户。此外,合作社在用工上优先考虑贫困户,使贫困户在获得分红的同时,再增加一部分打工收入。通过资产性收益,可使6个贫困村31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500元,另外,合作社每年可为25户贫困户提供零工岗位,人均增收2400元。
通过这种扶贫模式,能够使贫困户连续5年获得稳定的利润分红,持续增加收入。合作社也扩大了规模,实现了“保值托养、利润分红、精准扶贫、互惠多赢”的目标。